商業本質和邏輯 (2)
在高達95%的創業失敗率的創業者中,做產品最大的誤區,都是先有產品,再拿著產品去找市場,結果等產品到了市場上才發現,大腦中想像的產品,跟市場需求之間是有一條巨大的鴻溝。企業最初在做產品的時候,產品結構布局通常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入題,入題指的是根據自身優勢和資源,找到自己能夠解決市場需求的切入點,做成產品小樣去精益試錯,通過試錯找到對應的市場和用戶群體,這也叫作產品定位;第二階段是忠於,就是要提高用戶的黏性,也是用戶的忠誠度;第三階段是使命,做產品的最高境界,是讓用戶把產品作為改變自己人生向上的一個主要途徑和工具,並且激發出用戶展現自我價值的使命,把企業的使命跟用戶的使命做深度連結,互信也就達成了,企業想做不好都很難。網際網路時代,好產品只是企業一把打開商業之門的鑰匙,至於企業能走多遠,還要依賴於好的商業運營模式,以及一個好的團隊,和優秀的領導者。同時更重要的是,當企業遇見危機的時候,如何通過合理處理危機的方式,幫助企業逆向向上而生,把危機變成推動企業成長的助力。在運營中,企業一定要對正向運營和逆向運營,做兩方面的運營布局,這樣就不至於造成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局面。衡量企業協同力,在《商業的本質》中也有一套標準框架,即員工敬業度、客戶滿意度和現金流。其實更簡單地衡量標準,就關注一個財務數據就可以了。因為如果員工不敬業,客戶一定不滿意,客戶不滿意就會影響企業的現金流,所以企業的財富數據是衡量企業發展至關重要標準之一,此外除現金流之外,還要看企業的淨值產。運營結構需要和領導力的結合,才能從內在驅動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和協同力。企業想獲得盈利,用戰術可能就可以,但企業想要一直贏,就必須在道上下功夫。那什麼是商業之道呢?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稻盛和夫先生,他兩次創業均把企業做到了世界500強,而後在其70餘歲高齡時,又被快要破產的日航臨危受命,把離破產之差一步之遙的日航,重新做到了世界500強,並把日航業績做到了歷史新高。稻盛和夫先生說,他經營企業之道在於做人的哲學,即做人何謂正確。就用此作為商業經營的判斷準則,將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穿始終。由此可見,商業之道在於做正確的事,再用正確的方法持續經營,最壞的結果無非是大器晚成而已。那何謂正確的事?從微觀層面上講,正確的事是能夠利他,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達成目標滿足需求。而從宏觀層面上來講,正確的事則是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甚至有利於世界的生態發展。而微觀和宏觀之和,就是企業的願景和使命。企業有了願景和使命,剩下來就是要通過行動做出結果,在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而商業之贏增長才是王道,但企業之久則是敬天愛人,作為人的入世哲學之道。故商業之贏在於術,商業之久在於道,術道結合,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