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人力資源和職業規劃

撰文:葉少康

當今企業間的競爭不單是產品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人才的競爭。調查顯示,超過70%以上的中國本土企業和在華外資企業認為他們在中國經營面臨的最大管理挑戰是“找到和留住合適的人才”,尤其是工程師、技師和中高層管理人才極度匱乏。作為全球經濟舉足輕重的一極,中國已經不再僅僅是世界工廠,而已經成為很多行業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市場。跨國企業繼續加快在中國的當地語系化進程,曾經由外國人佔據的重要領導崗位正越來越多的更換成本土培養出來的職業經理人;與此同時,中國本土企業也加快著全球化進程,對擁有國際化工作背景,外語流利和有相關管理經驗的人才的需求也正越來越迫切。

經濟的全球化需要全球化的人才,中國職場人與中國經濟一樣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然而,伴隨中國人才薪酬水準快速提升的是中國人才生命週期的縮短。自2012年以來,職場上開始不斷湧現出“新4050族”。外資企業率先開啟了在中國的裁員大幕,隨後一些民營企業也紛紛加入這一大潮。曾經風光無限,有著良好教育背景的職場精英們開始被動離開職場,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精力充沛、學習能力更強、起薪低廉、而且似乎無限量供應的年輕人。38~42歲年齡正成為中國職場人的分水嶺,要麼更上一層樓,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高的收入,要麼開始步入職場下行通道,需要考慮職業轉型。

導致人才生命週期被縮短有許多的原因, 職場人既要獲得高收入,又要延長其職業生涯,那麼首先要學會基於個人職業規劃的職業生命週期管理能力。也許有人認為職業規劃是剛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的事情,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外部環境和人才市場總是在動態變化的,如果職場人不能洞察未來變化的趨勢,不能未雨綢繆的準備好自己的相關能力,不能有效並主動的管理自己的職業生命週期,那麼一旦變化來臨,受傷害的總是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職場人要保有開放的心態,避免採取守勢。世界上任何事情,守是守不住的。如果你採取守勢,想保住自己的位置,保住自己的收入和待遇,包括尊榮,都是不可能的。互聯網時代,作為一名職場人,知識更新的速度很快。不及時接受新思想和學習新知識,就意味著創新能力的衰退。而與他人的互動交流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只有通過總結和分享,與不同背景的人交流認知差異,才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