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課程改革 - 通識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香港課程改革,新增內地考察學習
現時不少學校的高中四個核心科目已佔去逾半或更多課時,學生缺乏多元化的學習經歷。是次高中四個核心科目不同程度的優化可產生協同效應,騰出課時和增加課程彈性,為學生創造空間。當優化措施落實後,高中四個核心科目的課時將不超過總課時一半。學校可透過是次優化課程機會,整體檢視和規劃課程,按校情和學生需要釋出不同程度的空間,照顧學生的多元學習和發展需要。所釋放的課時可以便利學校提供更多元選擇,如讓學生增修一個選修科目(包括應用學習);更深入學習修讀科目;讓部分學生在修讀數學科的必修部分外再修讀延伸部分(單元一/單元二);及/或更積極參與「其他學習經歷」、全方位學習活動、發掘其他個人興趣,以照顧學生的不同興趣、能力和抱負。
課程改革之一是通識科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強調幫助高中學生了解香港、國家及現今世界的狀況,以及其多元化和互相依存的特質;並透過在學習過程中聯繫初中已學和高中各科的知識,從多角度理解、研習及探究不同的課題,從而建構更多關於各主題的知識,建立更穩固的知識基礎;並理解課題、決策過程和不同解決方案的複雜性、考慮要點和優次,從而培養學生:具備廣闊的知識基礎,理解當今影響個人、社會、國家或全球日常生活的問題;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同國民身份,並具備世界視野;尊重多元文化和觀點,並成為能夠慎思明辨、理性思考、反思和獨立思考的人;掌握終身學習所需的技能,並且有信心面對未來的挑戰。
學生透過本科學習,能夠了解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與國家的關係和國家的最新發展,從而探究兩地互動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了解與個人、社會、國家、人文世界及物質環境相關,並已發展成熟的當代課題,從而建構知識及促進自主學習;透過課程架構涵蓋人類所共同關注的課題,了解個人、社會、國家和全球在環境、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的相互影響,並據此探究如何解決困難、推進發展,以及互惠互利。